《新周刊》在上海举办年度好书揭晓典礼。主办方说,放在上海,是因为上年度评选年度城市上海当选。看了下当时的评语,有“时尚、创新、国际化”之类。其实我觉得上海最大的特点除了地理环境上的优势,就是人来自五湖四海,既各显其美,又彼此融合。所谓海纳百川,海自壮阔吧。
这个被称作新锐的好书榜,确有自己独特的取向。比如南京有一位叫朱嬴椿的作者,曾是一名图书设计师,后长时间搞昆虫研究,观察各种虫子的生活习性。这次出版了一本以虫子爬行轨迹为文字的书,乍一看有点像东巴文。有人觉得出这样的书有何意义?其实这本书的设计和装帧就很别致、有美感。创意本身亦是人想象力的证明。即便你轻翻此书,也会想法多多:虫子是在设定空间里爬行的么?虫迹与书法有何相似之处?每只虫子的轨迹为啥都不同?这种引发孩子和孩子般的大人的好奇心,或许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吧?作者说没想到此书很快就被海外引进版权了。也许外国人奇怪,中国的虫子怎么也能“书法”?或许这些年天灾连连,人们乐意在天趣中寻找慰藉。无论如何人类总是青睐好奇心的。失去好奇心,世界会多么无聊。
年度译者的好书荣誉给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《无尽的玩笑》。这本有100万字的小说,译者俞冰夏女士花了整整四年时间。《新周刊》评语说她仿佛徒手在荆棘丛中探路,跟大量的生僻词、自创新词,以及“需要在纸上演算才能弄清楚结构的长句”进行战斗。完成这样的工作,勇气、毅力、耐心,缺一不可。尤其在上海这样一个喧嚣而繁华的城市,翻译稿费普遍又较低,一个女生,能沉下心来做翻译,总有一点让读者更多了解外部世界,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不同文化的关怀吧?否则很难的。
值得一提的还有他们评出的年度文化公益:小河与寻谣计划乐队。这个乐队常年奔走于各个城市的街头巷尾,寻找那些濒临失传的民间歌声和文化记忆,并通过他们的配乐、演唱连接人与土地,过去与现在。在那些朴实的歌词中,让人们反省当下一些文本的过于奢华和图像的粗俗。
中国现在一年要出十几万种书。但“至少有一条推荐源的图书仅占2023年上半年新书的10.9%”。也就是说,有89%的新书没法进入读者的视野。所以,现在各地媒体、书店推出一些不同类别的书单、好书榜,帮助读者筛选一些值得读的书还是很有必要的。如《解放日报》有个“解放书单”,每季度推荐十本新书,倡导读好书,开阔视野,也是蛮有特色的。
《新周刊》2023阅读报告一文的标题是“10%太少,本该更多的好书被看见”,这说得有理。但我更喜欢卷首他们一位记者写的小文:《每个读者心中都藏着一个侠客》。他写道:“每天,我们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摩拳擦掌,脚步踩过的地方簌簌有声。当我们独处时面对内心,幽暗的旷野中明月当空,这时候有一人向你转头,‘风雪夜归人’不是别人,原来就是你自己”。他们是读金庸小说长大的一代人。金庸先生文本中的正能量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。可见文化的穿透力,像墨滴一样渗入纸背。我想,一个人只要心中藏有侠客,总是能去寻找、发现好书的。